預製菜迎“風口”,千億市場還在“跑馬圈地”?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
預製菜迎“風口”,千億市場還在“跑馬圈地”?

  來源:國際金融報

  在競爭激烈的餐飲行業,預製菜這一細分賽道突然火起來了。

  “真是太顛覆我的認知了。南方的港式盆菜、汕頭獅頭鵝、北方的內蒙古炭烤羊後腿、西南的巫溪川味臘肉,隻有你想不到,沒有買不到,這個年雙手解放。”不久前,在上海定居的白領趙欣(化名)略帶興奮地發布了這樣一個朋友圈。作為一名崇尚“懶宅經濟”的消費者,趙欣今年選擇了就地過年,在為年夜飯想破頭腦的時候,預製菜打開了她的“新世界”。

  叮咚買菜的天目山扁尖老鴨煲、盒馬的佛跳牆、美團買菜上的花膠雞……近期,“預製菜”成為了以趙欣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口中的高頻熱詞。盒馬去年12月份公布的一組市場調研數據顯示,受訪者對於預製年菜的接受程度不斷提升,82%的受訪者對“年菜套餐”有一定認知,且約65%的用戶有嚐試購買的意願。

  市場的火爆已經從多個層麵有所反映。行業發展層麵來看,從食材類企業、餐飲企業到平台性企業,預製菜已成為一眾公司競相布局的領域。資本市場動向來看,進入2022年1月以來,與預製菜相關的個股股價一度接連暴漲。以國聯水產為例,1月4日,該公司股票大漲20.09%,截至1月17日,其股價較2021年底的累計漲幅達116%。

  “這個賽道才剛剛起步不久。”日前,叮咚買菜商品開發高級副總裁徐誌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。1月25日,CIC灼識谘詢合夥人朱悅也向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指出,當前,預製菜行業處於大量企業“跑馬圈地”的時期,資本火熱、空間廣闊,為競爭藍海。長期來看,能達到產品高質量、低成本、標準化且符合C端消費者消費偏好的企業,將在競爭中取得優勢。

  平台PK“春節檔”

  春節臨近,在盒馬鮮生上海五月花廣場店裏,預製菜占據了越來越多的貨架展位。這裏是黃微(化名)下班後大概率會來的一個地方。“下班後已經很疲憊,最為頭疼的就是吃什麽。相比點外賣,自己動手做飯肯定是健康的,再考慮效率的問題,這些預製菜成為了最好的選擇。”

  黃微有時候也會在手機上的買菜軟件上“閑逛”,叮咚買菜上線的“預製菜”頻道吸引了她大部分的目光。“想吃什麽都有,口味任你選,關鍵和很多餐飲門店的菜品相比,性價比也很高。”

  事實上,預製菜並非新事物,是以農、畜、禽、水產品為原料,配以各種輔料,經預加工(分切、攪拌、醃製、滾揉、成型、調味等)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。按照溫區分為常溫、冷藏和冷凍商品。按照加工程度又分為RTC(即烹)、RTH(即熱)和RTE(即食)。預製菜節省時間、節約食材、分量合適、味道鮮明等優點,完美得適配了“懶人經濟”和“宅經濟”下人們對食物的要求。

  因為操作簡單便利,當前,越來越多用戶願意選擇“預製菜”這種簡單加熱就能享用的食材。來自叮咚買菜的數據顯示,在此前舉行的年貨節中,預製菜相關的食品同比去年增長超過400%。特別是一些和年夜飯相關,有好彩頭的菜肴。當時,一款“花開富貴黃魚鯗蒸肉餅”銷量環比上周增長超過980%。

  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注意到,包括叮咚買菜、美團買菜等在內的零售平台,此前就已進入這一賽道布局。叮咚買菜提供的數據顯示,2021年,叮咚買菜預製菜全線產品的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了300%,包含預製菜的訂單在整體訂單的滲透率已經超過40%。另外,在購買預製菜的用戶中,超過70%的用戶年齡在35以下。在年輕人普遍高壓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下,高質量的預製菜正在解決這部分用戶對菜品品質不高、不健康的擔憂。

  據叮咚買菜預製菜負責人歐厚喜介紹,目前叮咚預製菜的全國實時動態保持SKU數量是1000至1200個,會根據不同的時點進行調整。“我們會根據時令特色和消費者的偏好進行調整,從單城市維度來說,維持400至500個SKU,將會成為常態。目前,預製菜品類成長速度非常快,已經占據了零售端的領軍地位。”

  美團買菜預製菜項目負責人日前也表示,其2021年預製菜增速較快,較2020年環比增長了四倍。

  消費端需求增長的背景下,虎年春節前夕,零售平台們在“預製菜”上動足了心思。

  此次,叮咚買菜推出了“五湖四海年夜飯”係列,打造了50多道有全國各地特色的“叮咚王牌菜”,以及10種年夜飯套餐。盒馬此前的年菜市場調研果顯示,目前35歲年輕人正在接過年夜飯的主導權,這部分消費群體也更願意嚐試預製年菜,但同時他們對於年菜的需求也更具體、更複雜。因此盒馬今年也圍繞著這些掌握了年夜飯主導權的年輕人,“定製”了全套預製年菜。

  美團買菜也加入了年夜飯預製菜比拚陣營。此前,美團買菜就對外透露,其聯手大眾點評必吃榜,正在持續推進優質餐飲企業與即時零售的深入合作。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用諸如眉州東坡、陶陶居、廣州酒家等曆屆大眾點評必吃榜餐廳品牌出品的聯合預製菜。

  目前來看,消費者對平台的這些布局舉措也頗願買單。“過去大家認為所謂的預製菜,就等於凍品,可能會不新鮮、不好吃,但現在來看口味上沒問題的,所以並不排斥凍品了,而且也有很多鮮品,比如一些淨菜。最重要的是,平台都在推,菜品也是五花八門創意十足,所以越來越有意思了。”黃微向記者坦言。

  資本也來“炒菜”

  在整個預製菜的大生態中,零售平台們僅是參與的一部分。朱悅表示,按類型分,目前預製菜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可大致分為五類,除去如叮咚買菜、每日優鮮、盒馬鮮生等零售平台外,還有專業預製菜企業、食材企業、傳統速凍食品企業以及餐飲企業。

 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,目前國內有7.2萬家預製菜企業。其中既有新品牌,也有不少消費者熟知的品牌進入預製菜領域。《2021預製菜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》顯示,連鎖餐飲領域包括有眉州東坡、杏花樓、新雅粵菜館、湘鄂情、海底撈等;食品加工製造領域有三全、正大以及安井等品牌;新零售領域有盒馬鮮生、叮咚買菜、美團買菜、每日優鮮燈;此外,還有部分主營業務為預製菜的企業,如味知香、新聰廚、好得睞、惠康食品、佳宴食品等。

  在業內人士看來,預製菜“玩家隊伍”不斷增強的背後少不了資本的助力。

  幾日前,新中式預製菜品牌珍味小梅園宣布完成B+輪融資。據稱,其該輪融資由百度風投領投,鼎翔資本和零一創投跟投。去年10月,珍味小梅園剛剛獲得數千萬元B輪融資,兩輪融資累計金額已過億元。差不多的時間,前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創立的新項目“舌尖工坊”也宣布正式入局預製菜賽道。

  “近兩年,預製菜及食材供應企業融資數量激增,王家渡食品、三餐有料等品牌均進行了融資,湧入其中的資本,不乏IDG資本、百度風投等知名機構和企業。”對此,朱悅這樣指出。其認為,預製菜行業當前正處於資本火熱時期。

  從二級市場來看,投資者們對預製菜似乎也頗為看好,因此,今年來,預製菜概念股表現十分亮眼。

  1月4日是2022年首個交易日,當日,預製菜概念股即逆勢大漲。此後,不斷有預製菜相關股票的漲停消息傳出。以1月12日為例,午後,國聯水產、福成股份、惠發食品、味知香等多家公司收盤封至漲停板。其中,得利斯更是在1月12日至20日斬獲七連板,漲幅達95.19%。此外,國聯水產的股價也在多個交易日斬獲近20%的漲幅。

  有意思的是,國聯水產在1月16日還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《關注函》。《關注函》提到,國聯水產董事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,目前我國預製菜市場存量空間約為3000億元,按每年20%的複合增長率估算,未來6-7年我國預製菜市場可以成長至萬億元規模,長期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。對此,深交所要求國聯水產說明上述市場數據的資料來源。此後,國聯水產在回複時表示,董事會向董事長核實,上述預製菜相關數據來源於5份券商研究報告。“公司雖未獲取上述券商預測的底層參數,但相關表述客觀、真實、準確,不存在主觀臆測誤導投資者的情形。”其稱。

  投資者的積極還表現在另一方麵——在互動平台向相關企業拋出關於預製菜領域布局的問題。日前,就有投資者向雙塔食品提問,稱後者作為國內預製菜龍頭企業,如何做好長期價值增長,穩定增收盈利,未來的國內國際規劃如何。雙塔食品於1月25日回複表示,公司有些產品已經進入預製菜領域,後續將加大布局力度。

  機會和挑戰並存

  預製菜為何會在近期如此火爆?對此,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,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,隨著餐飲企業標準化和工業化的提高,以及宅經濟的興起,預製菜的需求得到不斷擴大。

  “預製菜簡單說就是經過預加工的半成品菜,預製菜行業在中國處於起步階段,從行業形態來看,預製菜產品的銷售分為To B和To C。總體來說,To B端的銷售窗口較為成熟,近兩年我國預製菜賽道火熱的原因主要來源於To C端的發展。”對於預製菜的火爆,朱悅也作了進一步的闡述。她也指出,2020年的疫情催生了“懶宅經濟”,加速了預製菜行業的發展,是行業最大的推手。

  “根據2020年天貓數據,預製菜銷量同比增長111%,消費者對預製菜的消費熱情高漲,而這股熱情也延續到了2022年,在2022年年貨節期間,淘寶平台預製菜銷量同比增長超過了100%。可以說,在消費升級這一長期大趨勢下,新消費品牌的崛起,或許將成為中國商業未來數十年的主旋律。對於預製菜行業而言,疫情加速了其行業的發展,也挖掘出新的消費需求,展望未來,來自消費者正常的需求釋放將推動行業的持續增長。”朱悅這樣表示。

  那麽,參與者不斷增加的預製菜賽道有多寬?根據《2021-2022中國預製菜行業發展報告》,2021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,預計到2025年,將會突破8300億元。

  另一個角度來看,當前,國內預製菜的市場滲透率也相對較低。《中國烹飪協會五年(2021-2025)工作規劃》指出,目前國內預製菜滲透率隻有10%-15%,預計30年將提至15%-20%。而在日本,預製菜的滲透率已經達到60%以上。

  對於這一火起來的賽道,機構乃至相關人士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問題。安信證券研究指出,相較海外發達市場而言,我國預製菜行業整體還較為落後,仍然存在銷售區域小、地域特征明顯、參與者眾多、行業集中度低、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等特點,眾企業尚處於“跑馬圈地”階段。

  朱丹蓬也指出,目前,預製菜領域的痛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麵,一是沒有國標,會造成食品安全上的隱患;二是消費端對預製菜的認可度、接受度或還不夠高。

  “在行業處於發展階段的時期,難免會遇到缺少國家標準,缺少消費者認可的問題。但放眼大的市場來看,餐飲工業化、標準化一直是一個大的趨勢;而隨著經濟發展,社會壓力增大,年輕消費者崛起,消費習慣迭代,餐飲和外賣市場也將不斷擴大,餐飲快消費的趨勢是當下發展的另一大方向;另外,受疫情推動,已經有很多餐廳自製半成品餐食,供消費者購買,需求火熱,從一定程度上培養了消費者習慣。”朱悅向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表示,長期來看,預製菜行業符合當下發展的趨勢。

  朱悅認為,現今預製菜賽道的參與企業各有其競爭優勢。“對於餐飲企業來講,消費者對產品口味有大致了解,可吸引到一部分愛好者,如海底撈、西貝等餐飲企業將自家招牌菜做成預製產品售賣,銷量可觀。對於零售平台來講,能直麵消費群體,展示產品,提高曝光,消費者在看到產品後也更容易有獵奇嚐試的心態,達成購買。傳統速凍食品企業有豐富的生產線經驗;食材企業擁有豐富的上遊資源和較低的原材料成本;專業預製菜企業對渠道訴求更為了解,產品上更貼近消費者需求。”

  朱悅指出,未來預製菜賽道的競爭關鍵在於“取長補短”。“行業未來的發展還需要解決消費者認可、產品規劃、冷鏈運輸等多方麵的問題,擁有強大產品力、品牌力,且能征服消費者味蕾的企業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”

記者:蔣佩芳⠠王敏傑

編輯:馬傑克

責任編輯:畢丹丹封麵供圖:新華網

—— / 好文推薦 / ——

持股還是持幣過年?看這裏

美國食品供應鏈正麵臨“前所未有”的壓力

曾卷入葉飛“爆料門”,這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被刑拘

金磚“中國年”

一周國際市場前瞻

點亮“在看”,你最好看!⠨*╯3╰)

本文經「原本」原創認證,作者國際金融報,點擊“閱讀原文”或訪問yuanben.io查詢【WSHM3KSI】獲取授權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

阅读更多

热门文章

(function(){ var bp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 var curProtocol = window.location.protocol.split(':')[0]; if (curProtocol === 'https') { bp.src = 'https://zz.bdstatic.com/linksubmit/push.js'; } else { bp.src = 'http://push.zhanzhang.baidu.com/push.js'; }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bp, s); })();

友情链接: